nao智能机器人研究表明,当小孩可以把自己所学习到的新知识教给别人时,小孩将会学得更好。瑞士研究人员日前开发了一款仿人机器人,在这个机器人的帮助下,小孩们会随着机器人的提高而一同提高。这个机器人采用的CoWriter系统在六岁至八岁学龄儿童的测试中,获得了一致好评。这些学生会教机器人如何提高它的书写水平,而在学生看到机器人不断在改进表现的同时,也同样反映到了这些学生的书写水平上。
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在自己的自传《蛤蟆的油》里曾经提到:小的时候自己曾经是智力和身体上发育都不及班里的同学,算得上是个爱哭鬼。碰到了比他更爱哭更软弱的植草圭之助,反而给了他一面镜子客观地观察自己。这个和他的成长密不可分。
事实上,心理学上有个专门的术语 the protégé effect(被保护者效应)来解释这个现象,当一个小朋友把自己放在老师的位置上,尝试把他知道的东西教给另外一个不如自己懂得多的小朋友的时候,这种情景会让他在学习上更有自信、更主动。
如果今天你需要把自己本身就半斤八两的知识,教给另一个比你更需要帮助的人,大概也会为此多读几遍书,或者好好琢磨一下吧。
这个名字叫做 CoWriter 的项目找来的“后进生”是一个长相很 Q 的人型机器人 Nao机器人本来就不如人的双手灵活,Nao尝试在一块平板电脑上歪歪扭扭写字,旁边的小朋友就负责教它写得更好。Nao本身搭载着一套手写数据库,并且像所有具备机器学习能力的机器人一样会随着小朋友给的练习而做得更好。
目前 CoWriter 项目还在原型机阶段,研究人员在瑞士的一所小学找了 70 个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测试,他们从 6-8 岁不等,正是学写字的年龄。他们每个人每周会花一小时时间和机器人Nao单独相处,教授课程。研究人员准备长期观察这样的实验带来的改变。
为这项研究提供机器人的法国公司 Aldebaran Robotics 长期以来为教育等领域设计人型机器人,它目前的两款主要产品就是Nao和Pepper。
Nao机器人担当过日本银行做大堂服务生,主攻商务应用领域,
Pepper 则是一款陪伴型机器人,以能够读懂人类表情并作出安慰为亮点。
为了教机器人,孩子们首先需要准备那种背后具有磁性的字母并组成单词。之后机器人会将相应的单词写在平板电脑的屏幕上,随后孩子会识别单词并通过重写整个单词或个别字母的方式来纠正错误。一旦对机器人书写的单词感到满意,小孩就能教机器人下一个字。该机器人同时会分析修正前后字母的差异,并照着小孩的书写水平靠拢。在教学过程中,孩子的书写水平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得到提高。
“这样的机器人的意义是,它扮演了一个老师不能做到的角色,一个写不好字的人。老师仍然能决定机器人犯哪种错误,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甚至应该如何表现遇到的困难。”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Séverin Lemaignan 教授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