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o新闻
这个叫做“Nao”的小机器人身高不到60厘米,体重只有不到5公斤。它有两个做为接收装置的摄像头,通过对方的肢体动作和脸部表情来判断心情,并且相处时间越多,判断准确度也就越高。不仅如此,它还会根据周围环境来决定自己的情绪,没人安慰时也会低下头,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来。看起来就像是有生命有智力的人一样。
创造有智力的生命的梦想,已经延续了数千年。早在两千年之前,就有过关于这类机器人的传说:《列子·汤问篇》中的“偃师造人”故事,那个巧手工匠使用竹漆木丝造出的机器人不但会跳舞,还会对周穆王的宠妃抛媚眼。
当然,这只不过是个传说,而这种成为造物主的梦想,直到现在也没有变成现实。虽然我们已经制造出许多看起来像是拥有智力的机器,但这是一种错觉而已。而情绪,则需要一定程度的智力做为基础。现在人们已经制造出能够相当拟真的机器人,也有了能够表现出情绪的机器人,但是这些情绪是真的吗?未必。它们在本质上,依然只是严格的算法而已。
现在,利用传感器,机器人可以按照预先设置好的算法,对人的情绪做出一定的反应。2008年,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的研究者制造出了一个类似科幻动画电影《9》中的那种小机器人,看起来像是天线宝宝和ET的混合体。这个机器人安装了大量传感器,可以感知压力、声音和触碰,然后输出不同的反应,看起来就像拥有自己的情绪一样。当人们拥抱它的时候,它会表现出很舒服的样子,眼睑下垂四肢变软;但是如果用力摇它或者对着它大喊大叫,它也会蜷成一团,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表现出害怕和愤怒的样子。
然而这不是真的。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方式和当我们操作电脑敲打键盘时,屏幕上就会跳出字符一样,只是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要让机器人拥有情绪,还需要更多的努力。赫特福郡大学曾经将两只内置简单情绪反应的机器狗放在一个特别的对抗环境中,它们会根据自身的“性格”,在对“食物”和“饮水”的争夺中表现出如同真实自然界中生物的反应:软弱而害怕冲突的小狗会被“饿死”,而有进攻性的小狗则会霸占资源让自己活下去。性格决定命运,对机器狗来说也同样正确。
和这两只机器狗相比,Nao更“聪明”一些。它通过学习来掌握情绪,和人类以及其他灵长类动物甚至任何表现出情绪的生物一样。通过学习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它可察觉人类的情绪。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它逐渐熟悉这个人之后,它对这个人的情绪的了解程度会越来越深。它还能记得与各种人之间的互动,记住他们的面孔。
这一过程和人类或者大猩猩在与其保姆建立感情联系时的过程很相似,而在Nao身上,这种早期感情依赖模型,第一次成为培养机器人情绪反应的方法。通过学习算法,Nao将会越来越熟悉它的抚养者的感情方式,就像人类在一岁以前所做的那样。
“闹”还被设计得尤其依恋与它互动帮它学习的人。它能表达生气、恐惧、伤感、喜悦、兴奋和自豪等情绪,如果人类没有安抚它或者面对自己无法应对的压力情境时它会表现出不安。它有“大脑”,能记得经历过的喜怒哀乐。
这是一个不错的突破,但是就Nao目前的表现来看,和人类相比,它的情绪反应离及格还有很远。这种自学习算法依然有缺陷,它会受到目前计算能力的限制,而不会具有真正的智能。它只能表现出程序化的情绪反应,虽然看起来似乎变幻莫测,但是实际上依然有规律可循。这正是人类情绪与机器人情绪之间的区别。
情绪的定义很多,但是它们都有些共同点,例如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情绪是行动的准备阶段、情绪与有意识的体验有关、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份,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等等。这意味着,情绪和智能有关,智能是情绪的基础。而机器人从目前到相当长的未来,都不会具有智能这种属性—虽然人工智能领域正在这方面努力,但是却无法模仿我们脖子上的那个经过数百万年演化而来的、复杂到无法理解的器官。
虽然像Nao这样拥有“伪情绪”的机器人离梦想的人工智能依然有很远的距离,但是它能够帮助那些需要感情寄托的人们。将感受说出来可能会很难,但是人的肢体语言却很少说谎。
“我们正在研究非语言线索和通过身体姿态、手势和动作表达出来的感情,而不是通过表情或者口头表达。”这一项目的领导者,赫特福郡大学的卡纳梅洛博士说。做为国际性的“感知成长”科研项目的一部分,Nao这样的机器人能够帮助我们制造出拥有同理心、能够根据对方情绪调整表现的护理机器人,也能够给那些老年孤寂的人们带去更多慰藉。
而且,这种新技术也许还能够让过去冷冰冰的机器表现得更有人性。人们总是会倾向于将那些似乎表现出一些智能的设备当做人来看待,我们都见过那些对计算机破口大骂的人,也见过对新电脑和手机爱不释手的人。
具有情绪反应的机器将会更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对于操作者来说,也会在和机器打交道时更容易保持心情愉快。毕竟,机器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伙伴,早已超越了仅仅是工具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