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o机器人
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机器人新闻

机器人新闻

  • 工业4.0——机器人替代劳工

  •      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集中的国家,富士康可谓是这一模式的集大成者。但是富士康对于机器人代替人力也进行了大量的推动,2011年:富士康以日产千台的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人,提出“三年造一百万台机器人”。到了2015年,富士康提出,在未来3年内达成7成人力由自动化设备、机器人取代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开始,一直在享受着“人口红利”,但现在这种红利则正在慢慢消失,劳动力逐渐短缺。与此同时,机器替代人也正在兴起,这究竟是一种虚无的概念还是即将在不远的时间里发生?

      工业4.0——机器替代劳工

      “工业4.0”被官方定义成“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之前的机械、电气和信息技术革命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不久的未来,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或将成为“工业4.0时代”的三大主题。“工业4.0”实现了直接将人、设备与产品实时联通的功能。用在工厂中,整体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物料成本、管理成本等)大幅降低。

      火速进入机器换人时代

      事实上,目前不少企业已经火速进入了机器换人时代,甚至不少省、市专门为此创建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示范区。

      以广东省为例,工业转型升级是广东省的重点战略,其中利用机器人进行自动化生产是一个关键计划。为此,广东省拟通过四年时间打造“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示范区”。

      另外,浙江的“机器换人”工作也正如火如荼的展开,整个2015年,浙江将实施5000个项目,投入5000亿元资金推行“机器换人”战略。而杭州萧山正是浙江全省重点布局的机器人产业园所在地,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互联网+”两大战略背景之下进行数千企业的转型升级。

      事实上,早在去年已有不少印刷包装企业开始了机器人时代。根据上市企业的公告新闻可知,去年6月份上海机电、上海绿新、东方精工以及松德股份四家印刷包装企业纷纷向机器人产业进军、加大投入。

      国内工业机器人技术尚不成熟

      虽然,机器换人技术是未来工业4.0时代的一大重点发展战略,但是目前不容忽略的一大事实是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还尚不成熟,贸然引进甚至有可能会拖累企业发展。

      事实上,由于国内机器人技术尚不成熟,一些企业花大笔资金引进机器人后,因质量不过关而闲置,企业却因资金链紧张而陷入危局。以东莞高埗一家生产电子变压器的企业为例,该企业原有员工二千多人,近年来公司引进了大量机器手,员工一下子缩减到三百人。然而,机器手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比手工差太多,难以达到客户要求,结果公司资金链紧绷,被迫搬迁到湖南娄底。

      所以,对于哪些想要开展“机器换人”工程的印刷包装企业来说,机器换人之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能否过关是需要考虑的一大关键问题.